中央空調進行水處理是保障系統高效、穩定、安全運行的關鍵措施,主要針對水系統運行中常見的結垢、腐蝕、微生物滋生等問題,通過物理、化學或生物手段改善水質,從而提升設備性能、延長使用壽命并降低運營成本。
一、防止結垢,提升熱交換效率
1、結垢的危害
中央空調水系統(尤其是冷卻水系統)在高溫下運行時,水中的鈣、鎂離子易析出形成水垢(如碳酸鈣、硫酸鈣)。
水垢導熱性極差(僅為金屬的1/50~1/100),每增厚1mm會導致能耗增加8%-12%,熱交換效率下降20%-30%。
結垢還會導致系統壓差升高,增加水泵能耗,甚至引發設備過熱損壞。
2、水處理的作用
物理阻垢:通過高頻電磁場、超聲波等技術擾亂離子排列,阻止水垢形成。例如,電磁水處理器可使水垢晶體細化并分散在水中,隨排污排出。
化學阻垢:添加螯合劑、阻垢劑等,與鈣、鎂離子結合形成穩定絡合物,防止其結晶析出。
零排放技術:如電離釋放型系統通過鈉離子置換水中鈣、鎂離子,從源頭杜絕結垢。
二、抑制腐蝕,延長設備壽命
1、腐蝕的成因
冷卻水中溶解氧、氯離子等會加速金屬管道(如碳鋼、銅)的氧化腐蝕,導致設備泄漏、壽命縮短。
結垢與腐蝕常相互促進,形成“垢下腐蝕”,進一步加劇設備損壞。
2、水處理的作用
緩蝕技術:添加緩蝕劑(如硅、硼離子),在金屬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,將腐蝕速度控制在0.005mm/a以內(國標限值為0.125mm/a)。
智能監測:通過ORP傳感器實時監測水質氧化還原電位,聯動緩蝕劑自動投加,確保腐蝕防護效果。
材料升級:采用石墨烯納米涂層、不銹鋼等耐腐蝕材料,結合水處理技術實現設備終身免維護。
三、殺滅微生物,保障公共衛生安全
1、微生物的危害
冷卻塔是軍團菌等病原體的理想繁殖場所,可能引發呼吸道傳染病(如軍團菌病)。
微生物黏泥會附著在換熱器表面,降低熱交換效率,并加速金屬腐蝕。
2、水處理的作用
殺菌滅藻:采用銀離子(Ag?)、氯、臭氧等氧化劑破壞微生物細胞膜,或通過電暈效應場直接殺滅病原體。
生物酶解技術:使用生物酶分解微生物細胞壁,實現無化學殘留的殺菌效果,適用于醫院、食品廠等敏感場所。
智能清洗:通過膠球循環擦洗技術清除生物膜與硬垢,防止微生物滋生。
四、降低運營成本,實現節能減排
1、傳統水處理的痛點
依賴化學藥劑(如阻垢劑、緩蝕劑、殺菌劑)需多設備協同,成本高昂且易造成二次污染。
人工排污頻率高,人力與能耗成本占比超40%。
2、水處理的作用
節能節水:提高循環水濃縮倍數6-8倍,減少排污量60%,節約電能5%-20%。
零污染排放:替代化學藥劑,如電離釋放型系統實現無藥劑、無廢水排放,單臺設備年減少藥劑使用量1.2噸。
智能維保:通過物聯網平臺實時監測水質參數,優化控制策略,降低維護成本。